溫度對蓮霧果皮花青素含量影響

    2018冬季屬於暖冬氣候,部分農民反饋對於果皮著色有所影響。而2019年初的氣溫變化大,短時間的冷氣團後又開始回暖,甚至二月中旬於屏東林邊地區開始「透南風」,導致果皮顏色變淡,更嚴重的因強風導致果袋碰撞而落果。

    在過去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溫度是影響果皮花青素累積的重要環境因子。Pan and Shü (2007)對果皮花青素與環境溫度的關係做了詳細研究。本篇文章針對Pan and Shü (2007)文獻中的1.溫度、2. 溫度變化快慢、3. 日夜溫度變化這三個方面進行整理,並期待藉由科學化的實證,讓農民在未來有機會配合氣象預報,增加田間操作的靈活度與準確性。文獻中還有更深入的研究探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參考其內容。

    以下為Pan and Shü (2007)文獻整理內容:「‘粉紅’是台灣重要的蓮霧品種之一,其果皮顏色受到許多因子的控制,比如:葉/果比例、醣類物質、樹冠內著果的位置、果實成熟的程度等。

    溫度對‘粉紅’蓮霧的著色影響很大,冬季與早春的‘粉紅’蓮霧著色最好。當氣候逐漸變暖,顏色會較淡。

以15℃、20℃、25℃和30℃的恆溫環境下培養蓮霧果皮的試驗中,發現20℃有較佳的果實著色和最多的花青素累積,而30℃的花青素累積最少。

    圖一是在不同溫度下培養蓮霧果皮,其表皮細胞的生長與花青素的累積。從圖一可以發現,溫度較低(20℃與25℃)下生長的果皮會逐漸累積較多的花青素,而溫度達30℃則會逐漸褪色。

 

    表一是探討不同變溫處理條件下花青素含量的變化。從表一可以發現,當溫度緩慢增加,從20℃開始,7天內每天增加1℃,直到25℃後恆溫8天,比從20℃開始,10天內每天增加1℃,直到30℃後恆溫3天,所累積的花青素含量更高。當溫度急速增加,以20℃處理7天後,分別再以25℃與30℃處理7天,25℃處理的花青素含量也是比30℃處理的花青素含量高。這表示不論溫度的變化快或慢,當溫度上升太高,都會造成花青素含量的降低(表一)。

 

表一。不同變溫處理條件下的花青素含量。

處理

花青素含量(530 nm)

緩慢升溫

 

對照(培養前)

0.56

20℃全天+1℃(5天) →25℃ (8天)

1.62

20℃全天+1℃(10天) →30℃ (3天)

0.39

   

快速升溫

 

對照(培養前)

0.56

20℃ (7天)→25℃ (7天)

1.27

20℃ (7天)→30℃ (7天)

0.86

 

 

    表二為不同日夜溫度下的花青素含量的差異。以不同日夜溫差的變化作處理,不論夜溫為15℃或20℃,較低日溫(25℃)都比較高日溫(30℃)的花青素含量高(表二)。

 

表二。不同日夜溫度下的花青素含量的變化。

日/夜溫

花青素含量(530 nm)

對照(培養前)

0.19

30/25℃

0.66

30/20℃

0.44

30/15℃

0.21

25/20℃

1.59

25/15℃

1.36

 

‘粉紅’蓮霧的花青素含量與溫度有密切相關,過高與過低的溫度都會降低花青素的生合成或降解。然而,不同的品種、成熟度、果樹生理狀態,其花青素的累積條件會有所不同。」

 

 

 

 

資料來源: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3051751_Temperature_affects_color_and_quality_characteristics_of_'Pink'_wax_apple_fruit_discs

國歡志業 通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