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內容

「便宜」好嗎? 專家:農產應「合理調漲」

哈燒話題:「便宜」好嗎? 專家:農產應「合理調漲」

資料來源:TVBS 2014 / 05 / 30

國歡 140603 Prepared by 文欣

摘    要:

不管哪樣農產品,價格變貴,大眾普遍希望,政府要想辦法「降低」價格,但專家可不這麼認為,而應該是要讓農產品「合理調漲」,因為原物料及各種成本增加下,售價還被要求和以前一樣,就會導致農民在生產過程,使用偷機取巧的方法,畢竟想要吃的好,的確得付出同等的代價,以豬肉來說,已經有豬農和超市配合,生產出更好品質,價格賣的好,還能外銷日本賺錢。

開封過後的肉品保存,現場就直接真空包裝,想要買多少份量,專業人員幫忙分裝切肉,想要更安心,靠手機,豬隻從小到大的詳細資料,生產履歷看的一清二楚,這家超市賣豬肉,從豬隻來源就開始講究,這是雲林農民養的「能量豬」,號稱吃玄米和聽音樂長大,一盒梅花肉片,普通超市賣50元,能量豬能賣87元,婆媽也買單。

消費者:「就是『品質』啊,還有產地滿重要的,因為我們每天都要吃飯啊,這很重要。」

超市品牌經理張嘉凱:「消費者對這個肉品不懂、不熟悉的話,我們會透過服務人員,跟他介紹肉的來源、肉的飼養方式、豬肉的飼養方式,跟吃起來的口感是怎麼樣,讓客戶做嘗試。」

TVBS記者曾翌萍:「像這家超市,標榜提供精緻有機的生鮮產品,在肉類部分,每個月15%營收成長,當民眾漸漸把『品質』放在『價格』之前,政府的腳步和想法跟上了嗎?」

今年農委會預算1222億,其中高達822億,將近7成,都花在福利和補貼,而產業輔導額度僅74億,只佔預算的6%,換句話說,用民眾的納稅錢,來補貼被「變相壓低」的農產品價格,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徐世勳主張,農產品應該是要「合理調漲」。

消費者:「我覺得(產品)要『純』。」記者:「怎麼說要『純』?」消費者:「你既然說是『有機』,一定就要是有機的啊,對不對?」

消費者:「價錢在合理範圍之內,還可以啊,外面賣200元的話,(品質好)賣220、250,還可以接受啊。」

以豬肉價格來看,民國93年,每公斤約59元,96年跌到49元後,開始一路飆漲,100年國際原物料高漲,豬肉也漲到71元,今年一度上看83.57元,創下10年最高豬價,因為爆發下痢疫情,22萬頭小豬暴斃,和業者囤積,導致大漲價。而農委會提出,合理豬價應落在70到75元,但看看這家超市裡賣的豬肉,價格貴上約2成,顧客也願意買單,因為新型態超市,把農產品視為「高價品」經營,和在地小農合作,即使售價高,但「品質」有專業認證,讓超市和小農都能賺錢,也帶動其他業者生產優質商品。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2014.3.17):「豬的拍賣價格,是比較有異常以外,其它農產品跟過去3年裡面,都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接受雜誌專訪時,提出打破「農產品就是低價」的傳統觀念,以這家豬農為例,甚至取得日本認證外銷,靠豬肉賺外匯,當你買到「便宜」農產品時,換另一個角度想,便宜的背後,其實用的是你我的稅金來補貼。

 

2014/6/3 上午 08:46:14
國歡企業家族 國歡企業家族© All Rights Reserved | 800 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三路93號8樓 | TEL:(07)291-0536 | FAX:(07)272-9543.
關閉廣告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