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三大農產品期貨12月4日全面上漲,因美元回落以及出口強勁的影響,主要交易月份3月玉米期貨收盤上漲2%成為每英斗3.8975美元,3月小麥上漲0.04%成為每英斗5.8975美元,1月黃豆上漲1.2%成為每英斗10.1050美元。美國上週黃豆與玉米出口淨銷量分別達到118萬噸與117萬噸,高於市場的預期。
美國洲際期貨交易所(ICE Futures U.S.)3月棉花期貨12月4日上漲1.3%成為每磅60.42美分,3月粗糖期貨上漲0.8%成為每磅15.21美分。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公佈的報告顯示,截至11月28日的上週乙醇日均產量為96.2萬桶,較前週所創的歷史新高減少2%或每日20,000桶,較去年同期增加5.4%,估計用於生產乙醇的玉米使用量為1.01億英斗。上週乙醇庫存量則是增加21.7萬桶至1,728.9萬桶。受到油價大跌的影響,上週乙醇期貨價格也下跌5.4%。
美國農業部估計本年度用於生產乙醇的玉米使用量為51.5億英斗,佔美國玉米總產量的35.75%,平均每週的使用量估計約9,900萬英斗。上週,美國五個分區的乙醇庫存當中,東岸庫存增加51,000桶至593.9萬桶,西岸庫存減少22,000桶至220.4萬桶,中西部庫存增加199,000桶至594.7萬桶,墨西哥灣庫存減少13,000桶至282.6萬桶,落磯山脈庫存增加2,000桶至373,000桶。
巴西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11月,以巴西幣值衡量的巴西商品價格指數(Índice de Commodities Brasil, IC-Br)月增3%至151.32點,主要受到金屬價格上漲的帶動,農產商品價格指數也同樣上揚,能源價格指數則是下跌;累計今年以來的漲幅為6.8%,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是上漲9.5%。巴西商品價格指數追蹤一籃子的初級產品價格,巴西是第二大的鐵礦石出口國(僅次於澳洲),咖啡、糖與黃豆出口則居全球之冠。
分類指數當中,11月包括銅鋁鉛鋅錫鎳與鐵礦石等的金屬價格指數上漲5.25%來到146.53點;包括肉類(牛、豬)、穀物(小麥、玉米、稻米)、棉花咖啡糖與黃豆油等的農產商品價格指數則是月增3.1%成為166.15點;包括石油、天然氣與木炭的能源價格指數月減0.5%成為101.95點。作為對照,11月份CRB商品價格指數(2005年12月=100)月增1.8%成為168.51點。
澳洲央行以特別提款權(SDR)計算的2014年11月商品價格指數(月平均價格)月減1.8%,主要受到原油以及鐵礦石價格下跌的影響,金屬以及農產商品的價格則是上揚。追蹤22種商品的彭博商品指數本月則是創下自2009年5月以來的五年半新低,主要是受到近日油價大跌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