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禽流感等重要傳染病傳入國內,防檢局4月1日起規定,自國外輸入鳥類需實施隔離檢疫,送至檢疫中心,確定鳥類無傳染病後才可放行。防檢局表示,以往至非疫區輸入隻鳥類是由國外隔離檢疫後,就可輸入台灣,現在等同是兩道檢疫程序。
防檢局自102年3月4日起開始籌備「國外輸入鳥類實施隔離檢疫」,啟動動植物檢疫中心3期整修工程、訂定相關標準作業流程、建置輸入鳥類廄舍訂位系統等程序,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鳥類隔離檢疫。
防檢局表示,以往自非疫區輸入之鳥類,僅有在國外實施21天的隔離檢疫,進到台灣後,僅採集喉頭、肛門拭子送檢就可放行,即日起,鳥類輸台必須再實施10天的隔離檢,確保鳥類無挾帶傳染病後才可放行,等同是國內國外兩道隔離檢疫程序。
防檢局說,開辦國外輸入鳥類實施隔離檢疫業務後,第一批從比利時輸入的鴿子167隻,於106年4月14日抵達桃園國際機場,經文件審核後再貼封緘,並由業者以空調密閉車載運到檢疫中心,依標準作業流程辦理相關工作,包括更換全套防護衣帽,且全車經管制站消毒後方可進入指定檢疫舍廄舍檢疫。待檢疫完成,隨即進行鴿子數量的清點、腳環核對及採樣。
目前該批鴿子已在檢疫中心進行10天隔離檢疫合格後放行,根據防檢局統計,從實施日至5月18日止,已輸入鳥類共8批,含鴿子1207隻,鸚鵡25隻,經隔離檢疫後均合格放行。(蔡孟修/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