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內容

基改黃豆、玉米汙染農田?農委會下月首起監測
  我國正推動國產雜糧復興工作,不過,運輸掉落的基改玉米、黃豆,卻可能有汙染國內種子之虞,過去從未有相關監測機制,為確認其影響狀況,農委會與主要榨油廠、飼料廠合作,下月起首度開啟監測工作。
  基因改造種子的汙染事件,在國際上屢有所聞,包括日本、韓國都有進行追蹤調查,歐盟更要求業者運輸過程中,不得有任何外溢或者洩漏的狀況,我國每年從國外進口上百萬基改黃豆、基改玉米等,不過卻沒有相關監控機制,被批評危機意識薄弱。
  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以黃豆為例,每年台灣進口265萬萬公噸黃豆,其中有9成8是基改黃豆,不過,從港口卸貨,運輸至油脂工廠、飼料工廠等的期間,業者卻都未被要求提交計畫,或者受到監測。
  去年開始,運輸掉落的基改玉米、基改黃豆,受到民間團體注意,追蹤更發現這些基改黃豆、玉米在貨車載運的過程中,少者數十顆滑落,多者更有數百顆散落,有的掉在馬路邊,有的甚至掉在泥土中,甚至成長發芽,在台南與高雄都有被發現,引發可能汙染我國種子的疑慮。
  農委會十月起,就會開始進行基改作物運輸監測工作,農委會指出,已經分別請國內主要的黃豆榨油廠與玉米飼料廠,提供運輸行進路線,將對此進行監控工作,預計將持續2年,農委會畜牧處指出,除了運輸車輛經過的路線、可能會散落多少、掉落在哪裡,以及掉落之後是否發芽成長等,都是主要監測工作。
2017/9/25 上午 08:56:36
國歡企業家族 國歡企業家族© All Rights Reserved | 800 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三路93號8樓 | TEL:(07)291-0536 | FAX:(07)272-9543.
關閉廣告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