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雞蛋因芬普尼農藥殘留問題引發社會關注,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許輔26日指出,由於臺灣的雞飼料高達9成是進口,蛋雞可能經由飼料攝取芬普尼而留在雞蛋上,並表示農委會將在一年內提出研究報告。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於行政院會中裁示,衛生福利部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應儘速訂定雞蛋芬普尼殘留量標準的程序,使畜牧業者有所遵循。
許輔指出,目前臺灣雞蛋的芬普尼無法確認從何而來,因此難以訂定限制標準。以臺南振崑畜牧場的雞蛋為例,8月普查時合格,但9月14日在臺北市永吉蛋行抽驗時,被驗出來自該牧場的雞蛋殘留芬普尼10ppb,一週後複驗,又未驗出。
許輔說,目前專家推測芬普尼來源有可能來自雞飼料,雖然進口玉米、大豆等飼料中殘留劑量合格,但可能在雞隻體類累積、提升濃度後,進而導致留在雞蛋中。另外,雞舍附近的農田若有使用芬普尼,或水源內有有殘留,也可能影響雞隻。
他表示,現在美國訂定雞蛋的芬普尼殘留量標準為30ppb、日本為20ppb,歐盟與臺灣則不得檢出(儀器可檢出的最低劑量為5ppb)。農委會將在一年內進行研究與風險評估,並提出報告,考量民眾吃其他蔬菜可能也會攝取芬普尼,將再進而與衛福部研議,訂出雞蛋與雞肉芬普尼殘留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