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肉顏色為何有差異,其實目前市售的鮭魚大都是養殖的,會呈現橘紅的顏色就是因為在養殖過程中都會餵食蝦紅素,吃了含色素的飼料,養殖的鮭魚才會更接近野生鮭魚的磚紅色,由於市面上的鮭魚肉高達90%都是人工養殖,換句話說,幾乎所有的鮭魚幾乎都有吃加料色素!
走進水族店,琳瑯滿目的魚飼料,其中這一大罐寫著蝦紅素,老闆說魚類要增加鮮豔度都靠它。如果是養殖類的鮭魚,那麼吃了以後顏色就會更紅豔,但蝦紅素到底是什麼?說穿了就是魚類的增豔劑,因為比較養殖與野生,野生鮭吃的是大海蝦蟹的甲殼類,油脂少、肉很紮實,魚肉呈現自然的磚紅色,而養殖的色澤偏橘,油脂較多。因為業者為了讓鮭魚變成消費者熟悉的紅色,又擔心餵食蝦子成本過高,所以常會在飼料中添加含有色素的飼料。
加拿大反色素鮭魚組織:「民眾有權知道,大部分的鮭魚都是染色的。」國外媒體曾大幅報導,因為無論是新鮮生魚片或是煮湯的味噌鮭魚,市售百分之九十的鮭魚都是人工養殖,但是卻從來看不見灰色的鮭魚肉,換句話說幾乎所有的鮭魚都經過染色。除了得慎選進口商,民眾也可從產地來區分,從阿拉斯加、加拿大進口的大多是野生拖釣,挪威、智利、日本則幾乎都是養殖。
另外美國還規定,吃色素長大的養殖鮭魚都要附上標籤說明,但台灣的鮭魚標示並沒有強制規定,所以吃下肚的染色魚,到底是天然色素還是添加了化學品,只能全憑商家信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