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場臭氣沖天最讓人受不了,雲林縣環保局今年於三處養豬場外圍栽種龍柏、羅漢松、七里香等綠色圍籬,監測結果顯示,臭味指數、氨氮味道都明顯下降。
雲林縣列管養豬場約一千四百場,分散各鄉鎮市,以麥寮、二崙最多,除廢水污染問題,臭味也令民眾痛惡,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環保局每年接獲不少陳情案件,但因取締不易,常被質疑放水。
斗南鎮明昌里劉姓婦人表示,住家附近有多處養豬場,每年夏天入夜後,屋外瀰漫豬屎尿臭味,嚴重時聞到頭痛,經常睡到半夜被臭味薰醒,夏天入夜家裡都不敢開窗,下雨時,養豬場還會偷排廢水,空氣不僅沒變好還更臭。
環保局水質保護科長沈淑妧指出,縣府多年前積極推動「豬廁所」,把豬糞、水分離,減少廢水排放,解決水污染問題;臭味方面,許多文獻、研究報告證明,綠色圍籬可減溫、減碳、減臭,因此在麥寮、西螺找了三處養豬場,在外圍試種不同種類綠色植物。
綠籬費用不高環局推廣
沈淑妧說,試辦計畫中,栽種綠籬有龍柏、羅漢松、黃金露花、炮仗花、七里香,綠籬設置完成後,現場架設科學儀器監測,結果發現臭味指數、氨氮臭味,數值都明顯降低,其中氨氮味減少一半,另針對附近民眾問卷調查,有六成民眾對養豬場觀感及臭味有改善。
綠籬不僅降低養豬場臭味,環境也變美觀,其中有一處因栽種七里香、炮仗花等植物,意外吸引大量蜻蜓、蝴蝶棲息,形成「生態綠圍籬」。
沈淑妧強調,各種綠色植物都可以當綠籬,費用也不高,環保局會進一步把監測成果告知各養豬戶,鼓勵在養豬場外圍種綠籬,但沿海地區海風、鹽分高,需選擇耐海風的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