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鵝供需失調,每台斤產地價勁揚至七十二元,創下五年來新高。市場全鵝每隻逾八百元,菜籃族望而卻步,鵝肉攤一張千元大鈔還吃不到全鵝,生意減少二成。
鵝農吳祥斌說,台灣每年鵝肉市場約六百萬隻,以往養殖肉鵝數量與需求量相當。但今年康芮颱風的大雨,造成嘉義大林肉鵝重要產區嚴重減產,導致這波漲幅,預估還有漲價空間。
鵝農翁其男說,鵝肉價格於一九九一年創下每台斤八十元天價,但當時正值台灣經濟高峰,市場銷路絲毫未受影響。鵝價回穩後,二○○八年又達到每台斤七十五元高檔,但之後又慢慢回穩,這幾年鵝肉價格大多維持每台斤四十五元到五十五元間,現在衝到七十二元,大家也都嚇了一跳。
加上電價調漲每隻成鵝飼養成本逾400元
不過,鵝價雖漲至七十二元,但翁其男直言,仔鵝每隻一百元,飼料每公斤十八元,加上電價調漲,每隻成鵝飼養成本逾四百元,利潤空間嚴重壓縮,消費者吃到昂貴鵝肉,鵝農卻根本沒什麼賺頭。
鵝農吳祥斌也指出,他的環控式鵝舍耗電量大,電價調漲,成本增加二成以上,每期電費多二萬元,吃掉不少利潤。
鵝肉小吃攤林姓老闆說,連續二波電價調漲,帶動物價上揚,生意相當難做,願意掏出千元大鈔購買全鵝的消費者減少,購買四分之一隻嚐鮮的客人增加,生意至少掉了二成,只能苦吞漲幅,不敢漲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