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內容

種豬帶路 大成長城啟動獲利新引擎

哈燒話題:種豬帶路 大成長城啟動獲利新引擎

資料來源:財訊2013 / 10 / 21

國歡131024 Prepared by 文欣

摘    要:

國內規模最大的飼料與白肉雞業者──大成長城集團,日前宣布跨足種豬產業,韓家四兄弟包括大成長城董事長韓家宇、大成長城副董事長韓家宸、大成食品主席韓家寰與大成食品執行長韓家寅共同出席,顯示對於新事業的高度重視;尤其,大成長城集團多年來深耕白肉雞產業穩居龍頭,在台灣成長空間趨於飽和,如今跨足豬肉市場,一旦台灣發展成功將會複製到中國,成為集團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大成長城集團布局亞洲農畜市場,除了在台灣白肉雞與飼料市場擁有25%市占率外,多年來也積極發展中國事業版圖,透過在香港上市的大成食品公司,作為主要控股公司經營白肉雞與飼料市場。惟近年來中國受到禽流感影響雞肉價格、禁奢影響消費力及食安問題等因素,大成食品上半年業績陷入虧損;對此韓家寅指出,中國市場結構正在調整,公司經營也會以質取勝,強化品牌與加工品等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經營比重,「今年應該是谷底,明年還是有點辛苦,但相信會愈來愈好。」

選種技術優 效益超水準

相對中國市場正處於調整期,大成長城在台灣穩居雞肉市場龍頭後,希望能再擴大經營領域,鎖定的是年產值將近六百億元的養豬產業。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楊冠章指出,台灣在1997年發生口蹄疫之後,重創了豬肉外銷出口市場,至今仍無法成功脫離疫區,市場也轉型以內需為主,目前每年電宰量約九百萬頭,近年來更因為豬肉價格波動大、瘦肉精等事件影響,豬農經營十分辛苦。

根據農委會的統計,國內養豬戶近三十年來持續萎縮,截至今年5月為止的養豬戶數只有8881戶,相較於十年前減少了32%,「養豬戶數減少,代表市場經營辛苦,但整體需求相對較穩定,顯示農戶朝大型化發展,這對大成長城來說反而是機會。」韓家宇分析,農戶需要更高的經營效益,而大成長城可以提供這樣的種豬與養殖技術。

為此大成長城投資6億元設立種豬場,韓家宇指出,最重要的核心種豬就是在全新落成的屏東桐德牧場,擁有三百二十頭母豬、五百頭種豬,其所衍伸出來的終端豬肉產值超過50億元。「我們透過精準的選種技術,一般台灣種豬的育成時間是四週、美國是兩週,大成則可以做到三週;另外,一頭母豬所帶出來的肉豬效益,目前台灣技術平均是十五頭、美國是二十頭,大成則可以達到二十二頭,超越世界水準,這些都是大成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話峰一轉,「飼養的效率提高,靠的是基因選種,絕不是什麼成長激素或抗生素,這些都是外界的誤解。」韓家宇略帶激動地說。

種豬的背後 飼料商機大

以目前大成長城剛起步的種豬事業,根據大成長城副總經理曾添福估算,現有四座種豬場,透過契約農戶的合作,一年約可以生產出八萬隻的小豬,每年為大成長城貢獻約1.35億元的營收,年底可望再增加第五座種豬場,相較於整體年營收近240億元規模,看起來效益並不算龐大;「但若是從白肉雞垂直整合的經驗來看,要觀察的重點,是從投入種豬事業背後所帶來的飼料銷售效益,這才是大成長城真正盤算的商機。」市場法人指出。

以白肉雞產業為例,大成長城透過垂直整合發展從飼料、契養保證收購、電宰到銷售的一條龍產業,「從整個供應鏈來看,肉品的末端銷售的價格波動較大,但上游飼料的供應卻很穩定,因此就算大成長城在肉品銷售上辛苦,但從飼料銷售端卻能賺回來,飼料銷售一直是大成長城重要的獲利來源。」業內人士指出。

現在大成長城要把這套模式複製在養豬事業,第一件事就是要先能提供好的種豬給契約農戶,接下來才能把飼養技術、連同飼料一起賣給農戶;大成長城總經理莊坤炎坦言,種豬銷售是「有技術門檻的帶路貨」,隨之而來的飼料銷售才是重點。

曾添福分析,目前豬飼料的市場規模一年約是330萬公噸,但有高達70%是由豬農自行採購原料調配的「自配料」,這與一般飼料廠須經檢驗合格的「完全飼料」不同,由於政府相關單位長年來難以針對「自配料」進行查核,配方安全性一直是飼料市場的灰色地帶。

未來大成長城透過種豬銷售,也能將完全飼料推向養豬市場,甚至為豬農推動一項「磐石計畫」,提供豬農資金借貸方案,協助豬農升級與轉型,曾添福指出,第一期目標是搶下豬飼料10%市場,換算市場規模約可達50億元。事實上,大成長城去年已斥資13億元擴建飼料廠,年產60萬公噸,預計明年投產,顯然對於跨足養豬事業所帶來的效益,內部早已準備好了。

2013/10/24 上午 08:47:44
國歡企業家族 國歡企業家族© All Rights Reserved | 800 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三路93號8樓 | TEL:(07)291-0536 | FAX:(07)272-9543.
關閉廣告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