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時序已經進入飼料需求傳統旺季,據悉,飼料廠商近來出貨情況也已轉趨熱絡,不過,台灣本產飼料價格傳出至今依然不動如山、無法隨旺季加溫而調漲。據悉,主要係因為玉米期貨行情低迷,並且台灣進口玉米成本也逐步走低所致。
不過,對於飼料廠商來說,既然玉米成本正在降低,只要飼料旺季出貨增加、價格穩定,預估今年第四季飼料毛利率與利潤表現仍可望好轉。
目前台灣主要上市飼料製造業者,包括大成(1210)、卜蜂(1215)、福壽(1219)、福懋油(1225)等等。其中,大成來自飼料產品營收比重約近40%-45%,卜蜂來自飼料與加工性熟料營收比重達60%-65%,福壽、福懋油來自飼料營收佔比分別約近40%、35%-40%。
今年上半年受到玉米、黃豆原料成本偏高,部分大宗商品(飼料、沙拉油、豆粉等等)售價甚至下跌影響,業者毛利率表現平平,包括大成、卜蜂、福壽本業都出現虧損。隨著玉米、黃豆成本下降,預料下半年營運表現可能逐漸改善。
據統計,國際玉米期貨行情近幾個月來都在低檔震盪,美國連續月芝加哥玉米期貨10/22收盤價為438.25美分/英斗,近1周跌幅約1.2%,近1個月跌幅約2.8%,近3個月跌幅達19%。
台灣進口玉米方面,今年10月上旬美國玉米到港價約10.84元/公斤,南美玉米到港價約9.9元/公斤,相較於今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美國玉米與南美玉米進口到港價分別曾在12-14元/公斤、11-13元/公斤,玉米進口成本近月來也呈現走低,預料此將有助於台灣飼料廠商建立玉米原料庫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