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新鮮雞肉,但是國產雞肉、進口雞肉卻傻傻分不清楚,您知道您吃的是國產雞肉或是進口雞肉嗎?
依據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的統計資料,去年國內白肉雞的生產量為28萬公噸,而進口雞肉量為12萬公噸,進口雞肉就占了3成。因為國外的雞肉生產成本較低廉,而國人又愛吃雞腿、較不愛雞胸肉,因此進口雞肉中雞腿就占了9成5以上。也因國外消費喜好與國人相反,因此雞胸肉幾乎沒有進口的,可以說消費者只要是吃雞胸肉,就一定是吃到國產雞肉。
台灣的雞肉包括土雞及白肉雞,土雞一般飼養期約3個月以上,白肉雞則是靠著育種技術的進步及飼養技術提升等因素,上市日齡僅需35日齡。土雞的料理大多是冬令進補、祭祀拜拜用,而白肉雞則是供做香雞排、速食店炸雞、雞腿便當等用途,可說是與消費者每天的飲食密切相關。大多數的消費者,不但搞不清楚吃的是土雞還是白肉雞,更不瞭解白肉雞除了有國產雞肉,進口雞肉更高達每年10萬公噸。
為了消費者在選購雞肉時,輕鬆辨識國產雞肉,中華民國養雞協會以”維雞解密九字箴言”,教大家簡單口訣琅琅上口:1.認標示:認標示、最安心!!選購國產雞肉時要記得認明CAS認證標章、屠檢合格標章、產銷履歷標章、國產雞肉品牌或產地台灣等標示,確保自己選購為國產雞肉無虞。
2.看骨頭:新鮮國產雞肉未經長期冷凍保存,靠近關節的骨頭呈現粉紅色,而非暗紅色或暗黑色。
3.選胸肉:進口雞肉高達9成5以上是雞翅及雞腿,而雞胸肉鮮少進口,因此選購雞胸肉保證一定買到國產雞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