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農會新建飼料廠昨天動土,預計明年底營運後,將可增為兩條生產線,其一將專門生產無任何人工添加的「空白飼料」,讓飼養的豬、雞肉品更安全,消費者吃起來更有保障。
台東縣農會現有飼料廠興建於民國六十三年,六十九年曾擴建一次,目前每月產量一千五百噸,在花蓮市農會飼料廠於四月底結束營業後,成為花東地區唯一一家農會體系的飼料廠。
預計明年10月試營運
副縣長張基義、議長饒慶鈴、立委劉櫂豪與各農會理事長、總幹事一起用鏟動土,位在台東市郊新園地區的新飼料廠昨天開工,預計明年十月可完工試營運。
縣農會飼料廠長黃錦球說明,新廠將有兩條生產線,月產量可達三千五百噸,並將提升自動化程度、精簡人力。以中、大型豬隻來說,飼料必須是無任何人工添加的「空白飼料」,但現有廠區只有一條生產線,只能生產一般飼料,未來除有專門一線生產空白飼料,還有運送專車,新廠完成後,估計花、東兩縣可增加一千噸的空白飼料產出,還是很有發展空間。
縣農會總幹事戴振東強調,消費者重養生,也會要求產品不殘留任何藥物、人工添加物,「空白飼料」需求量會增加。
此外,在飼料大廠環伺下,縣農會仍堅持開辦飼料業務,戴振東表示,台東的飼料市場不能全由民間企業掌握,農會飼料廠仍能發揮穩定價格的功能,也能降低農友畜養成本。
養牛戶林鶴田表示,花東地區開始種植飼料用的硬質玉米,未來將可以在地原料生產最新鮮的飼料,價格也可更合理,讓人很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