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部養豬業者,從去年十一月以來,就發現飼養的小豬出現下痢情形,沒想到狀況越來越嚴重且有擴大趨勢;許多豬農抱怨農委會防檢局沒有提高警覺防疫,造成小豬下痢死亡案例不斷增加,但令人更擔心的是,疫情可能直接衝擊到未來的豬肉供應;農政單位表示,目前推估端午節的豬肉供應可以審慎樂觀,但是中元節有可能出現供應缺口。
溪州鄉一名養豬戶說,去年十一月間,南部就傳出有小豬出現下痢情形,當時政府農政單位官員未有危機意識,且小豬下痢並不是法定傳染病,所以沒有訂定通報系統,不過,只要小豬死亡達百分之五十以上,就必須通報有關單位。
他表示,小豬之所以會出現下痢情形,是因為「冠狀病毒」所引發,其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且目前並沒有藥劑可防治,日前台大與屏科大等多所學校的學者,也積極尋求防治之道,惟目前尚未有結果,他說,「冠狀病毒」溫度越低就越活躍,雖然疫情有稍微穩定,但並不像農政官員所說的,到目前為止只死了近十五萬頭仔豬,其實養豬業者都知道,全台小豬已經死了約五十萬頭,可見官員們只想粉飾太平,不願面對發生的事實。
他希望政府防疫單位能與國內的專家學者們,儘速尋求對策(如何防疫或研發疫苗)等,不要以為目前疫情已趨緩,要知道,今年十月以後,又會是另一波發生期,屆時惡性循環全台缺豬情況將會更嚴重,他說,去年疫情爆發前,每一頭小豬(約十公斤)交易價格為八百至一千元,如今每頭要價為二千五百元以上,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
溪州鄉農會總幹事彭顯賦表示,小豬從出生到賣出,飼養時間約需六至七個月,此時毛豬體種達到一百二十公斤左右,是豬肉口感最好時機,換句話說,若政府防疫單位現在不尋求防疫對策的話,後續影響的不只是今年的中元節,就連今年春節甚至明年都可能受到重大衝擊,不可不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