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對牛奶需求日增的影響,正擴散到美國市場,推升當地消費者物價,並對部分食品製造商的獲利造成壓力。
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由於亞洲乳製品供應大國紐西蘭陷入乾旱,美國出口到中國、印尼和越南等亞洲國家的奶粉和其他乳製品過去一年來暴增,推升牛奶期貨價格。美國酪農的收入隨之提高,但Dean Foods公司等乳製品加工業者在原料成本上漲、美國消費者對牛奶需求依舊疲軟之際,獲利遭擠壓。
荷蘭Interfood公司策略師歐布萊恩二世說,乳製品出口事業過去幾年已爆炸性成長,多數消費者都是用多少買多少,也對價格大漲感到震驚。
政府資料顯示,美國1月零售牛奶價格比1年前漲1.5%,且政府估計漲幅今年將達3.5%。美國1加崙新鮮全脂牛奶1月售價為3.552美元,為13個月來最高。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第三級牛奶期貨價格上月漲至創新高的每100磅23.21美元,今年來大漲22%。交易最活絡的第三類牛奶3月期貨10日盤中漲0.7%至每100磅22.8美元。
High Ground交易公司分析師梅爾說,牛奶期貨過去兩個月來的漲幅是他見過最大的,讓許多人措手不及。他2001年起追蹤規模18億美元的牛奶期貨市場。
美國乳品出口協會(USDEC)的資料顯示,隨著美國業者出口的奶粉、起司和乳糖數量創新高,美國乳品出口去年成長19%。亞洲國家對乳製品的需求過去幾年來已迅速成長,中國對外國奶粉購買量的增加速度尤其快,脫脂奶粉購買量自2008年來平均每年增加33%。
美國牛奶出口需求大增,導致國內牛奶供應緊俏,美國酪農獲利因此增加。但由於果汁等飲料的競爭加劇,美國民眾對牛奶的人均消耗量數十年來持續下滑,讓食品加工業者面臨兩難,因為難以把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否則銷售可能下滑。
|